“古早中国”余平古民居摄影展这段时间着实网红刷屏了一把,以为就要落幕了,谁知我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一场“‘相’由心生——设计师的‘想相’”又将它带入了高潮。这次争论的题目叫“设计师的想相”,面对客观的“相”我们是怎么想的?废话少说,直接上料!
影展主人余平先生说:
我觉得这个东西我花了20年的时间,很少人知道我会搞摄影,我到哪都不带相机,确确实实是这样的,只要我离开了大家,一个人扎在村里,过去是胶片,现在是佳能的,然后我住在村子里,然后转一圈,最后用手机拍一下,最后再用相机拍一下,坚持了20年,估计是几十万的量,量非常非常大。针对一个展览必须选出主题性的东西,就碰到了一个评论家,就是沈奇,这些年我在美学理论方面得到他的帮助,对我的帮助非常大,我们也成为了好朋友,古早中国这个名字就是沈奇老师给我起的,这个名字非常好,也符合现在我们大的趋势。
我们都是中国人,但是我们不断的挖掘,为祖国唱赞歌,或者提一些建议和看法,这些都是我们的责任,我觉得这个东西也要把握好分寸,把现在的现象暴露出来,我内心还是为我们这个民族骄傲唱赞歌的。
陕西省室内装饰协会执行会长贺榆霞女士说:
余平老师这个摄影展,那天开幕的时候我来了,我为什么说我是外行?我看完以后挺有感触,但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,但是我想说,从余平老师摄影作品本身来说,我们看了很多的摄影作品,就余平老师摄影作品的呈现、形式、照片本身,我觉得挺震撼的,可能我在这方面接触的比较少,我觉得余平老师的摄影展,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摄影展有很大的不同,呈现的形式,呈现的照片,感觉这个效果还是有所不同的,之所以不同,是跟余平老师本人的不同有关系,在座各位都认识余平老师很长时间,我认识余平老师有20多年,余平老师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,是非常有个性的一位专业设计师。
我觉得余平老师这一点特别让我感动,因为他有这样一种执着、对艺术追求的精神,他才可以做出他室内设计独特、跟别人不太一样的、独树一帜的设计作品。
借着今天的机会,在座的应该都属于陕西省、西安市设计精英人才,我看太年轻的不太多,都是有资力、一线的设计师,我也借着今天的机会,把我们陕西省两年一度的,今年是第十届的设计大赛给大家再推广宣传一下。因为很多人在很多年前就参与这个大赛,咱们这个大赛从陕西省来说,特别从室内装饰协会来说,这是我们最最重要的,而且最具权威性、最具代表性的一次设计大赛,所以我们是两年搞一次,害怕每年搞搞烂了。
我们对大赛非常的重视,随着一届一届的举办,参与的人越来越多,我们送的作品的质量一届比一届更好,上一届的话,在座很多都是第一次参加第九届设计大赛,在大赛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。我想说设计大赛本身是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,当然再通过设计大赛,我们也可以更好的发现一些设计人才,发现好的设计人才,作为咱们室内装饰协会和我们行业来说,我们就要对这些设计人才进行包装、推广。再次感谢大家!
设计界的思想者殷朝伟老师这样说:
刚才余平老师的展览,各位好朋友都去看了,通过展览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信息,我个人看到的是余平老师仿佛给我们带来了一幅一幅的材质贴图,是每个设计师都可以听懂的话。每一幅材质贴图,后面的相机是谁操纵的呢?是余平,他是怎么想,怎么思量的,为什么要这么拍呢?我个人的直觉理解,首先他是一名设计师,他走出去、走入村寨,走到山里、沟坎里,从海滨到沙漠,去看没有设计师的设计作品,去看这个“设计师”的设计作品,用他的镜头记录。
从这些视觉图片中,我再往前读一读,我个人读到的就是时间,是时光的流失,是生活和生命的痕迹,这是我个人的一个感受。所以我顺着这个线索往下再猜、再揣摩,余平老师是不是这么想的,他是不是走进自然的过程中,他把所有的房子、他把所有的人造的物体,他大脑是一时一刻都没有停,他还在那些物体上做设计,是不是把那些物体减到不能再减就是材质了,长城是砖,有人说欧洲的一部建筑史,是石头的演变史,有人说中国的建筑史是土木的演变史,减到最后就是材质了,余平老师以前也说过,色、形、质,我个人以前也总结过,光、色、形、质,余平老师是不是只关注材质,没有关注其他东西呢?不是,我觉得他关注材料本身,剩过肌理、色彩,材料是他首先要关注的,到何时要构筑一个物体,无论是建筑,还是家具,首先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材料,这跟厨师用什么食材去做饭是一样的。
其实我们有时候和外界的关系,和别人的关系是,尤其是我个人,我个人在这里给大家检讨一下,我个人属于陕西话比较“刺”的那种,这个仅说我自己,我有时候甚至刻薄的上纲上线指责他人的能力很强,声音很大,同时我们同时又看不到自己,不愿意面对自己,即使看到了自己,也不愿意对自己动刀子。因为这个话题我跟柏林讨论过,昨天晚上他送我回家的时候,我们俩觉得好沉重,好像我的语言以前也伤害过一些朋友。我们是不是看的别人的作品太多了,我们想自己想的太少了,我们看手机看的太多了,我们看自然看的太少了,我们通过别人的作品想获得,或者想获取别人是怎么想的,然后我们自己再怎么想,这样的过程是不是自己被自己带到沟里面去了。到底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一种方式去做自己,去对待生活,去对待自然,去对待设计,我想这个应该是我们接下来,尤其是70后,40多岁奔50的这一波人要思考的问题。
我个人也有一个最后的总结,我觉得对空间来说,体验是胜于雄辩的,好的空间一定是语言无法言说的,对设计来说,感受一定大于逻辑,我觉得对于创意来说,思考一定是大于计算的,直觉一定是胜过分析的,删减一定是胜过叠加的,让我说的我的设计哲学的,我前一段跟柏林讨论了,我个人叫“精致的质朴”,我觉得相宜胜过完美,这是我的发言,谢谢大家!
教书育人的安黎教授这样说:
今天可以借余平老师的题材可以跟各位分享和交流一下。我看余平老师的作品非常吸引我,我现在记不清名字了,上一次在建大,普里斯特奖,有一个老外跟刘克成有一个对话,我自己消化不良,今天借余平老师这个事我又想起来那个场景,这100多张照片是老师,然后有一个作业。我没有站在你比较轻松的姿态上参考,我站在狭隘、理性的思维在思考。
我觉得咱们今天不管是70后还是80后,潜意识里说,这种保护、这种历史严格、这种素材、这种形制,或者这种样态,样态包含了空间,我觉得就是这个结果,为什么没有人?就是没有人,10年后人会更少,20年后人会更少,就是走向衰败,拦都拦不住。我先唱个反调,50年、100年肯定是这个趋势,这是一个小众的趋势,首先把玻璃、混凝土、钢的设计材料也没有完全认识清楚,建筑师在现代材料应用上也很差,还在巨大的长足进步过程中。
余平老师因为资深的情怀和热爱,发自内心的坚持,提供了这个视角,这个视角让我理解的时候,确实它要不要和我们今天做的事情联系,要不要发展,如果要发展,那个是背道而驰的,那个想保护也保护不了。
拍的就是民居,就是偏远,老百姓用脚投票就是要聚集在城市,产生县域级社会,给了一个很好的名词就是小镇。我说的直白一点,这件事和当今人们的生活又是如何联系的呢?解决当下的问题,会顾及到原来的问题,那些素材回来还是解决当今的问题,做了瓦库和左右客等。咱们今天坐在一起,我觉得现在余平老师的尝试,我大胆的说还是有局限的,我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,现在我面对这个图片就想,现在土这种材料,最后好像在咱们新的几个作品中,把它变薄,就是抹的方式,看到咱们那几个作品是砖砌筑的方式存在,瓦演变成内装饰,已经很薄了,过去它的存在是不可替代的存在,现在心里有一个情节,为了保留,做了一个装饰性的存在,但是这个肯定不是本质,这是我个人的看法,这个想法因为坐在这里才去整理,很不成熟。
过去的加工技能就是土坯砖,现在咱们还没有尝试,西方用的是现代夯土,现代夯土是把过去的方式留了,今天还在用,这个从根本上更迎合这个材料,而不是作为一种很轻薄的保留,或者图象性的保留,而是把它作为建设基因性的东西继续存在,现代夯土这个方式就是另外一个方式。
我觉得我们自己要心平气和的接受这个现状,如果大胆设想这种现状,被我们在图象图片上保留之外,它跟设计还有什么关系?一种就是低造价,让普通老百姓生活,还是在没有完全城市化的情况下,它还在保留,这是对设计建造有意义的保留。
如果它将来有再生的价值,它可能会演化成一种,这个就不追求实用美观了,追求的是高品质、有民族文化的材料和特色,日本也在研究,这个不是谁学谁,就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,余平老师已经带着我们不可回避的在碰,但是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,把它变得当代化,如果当下没有从中获益,这就是博物馆式的研究,我觉得更有意义的事,就是更大量民族的、历史的、人文在建筑上的传承,如何跟当下的生活发生演化和借助,这个是更有价值的。
我个人体会,余平老师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,从这些材料你写了阳光照进来,空气流通进来,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一种对过去的照应,但是我站在个人角度,我觉得这个仅仅停留在这一点是不够的,土木砖瓦石要跟当下的生活联系更紧密,土发展出新的夯土建筑的方式,砖、瓦、木都要发展成新的方式,没有被发展,人们自然就选了放弃,这肯定不是我们的意愿,今天肯定我们要重新研究,不仅仅是装饰和片断性、局部的方向,应该是根本性、重新进入的方向,谢谢!
预知后续如何尽请期待......
欢迎关注陕西省室内装饰协会官方微信
|